《蒙古族潮尔与马头琴·民族音乐沉浸声纪录专辑》现已全网上线

· 版权内容动态
broken image

本张专辑为《民族音乐沉浸声纪录专辑》系列中蒙古族纪录部分的第九辑,主要表演艺术家为潮尔、马头琴青年演奏员好日娃。

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部分人居住在其他省份和地区。他们以养殖牛、羊为主要生活方式。蒙古族积极地保留并传承着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信仰体系,对于草原生态环境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情感与认同。

潮尔,又称抄兀儿。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属外弓拉弦乐器类。“潮尔”为蒙古语“共鸣”之意,又称西那干朝尔,意为带共鸣的勺子。潮尔形制多样,音质低沉,音色柔和浑厚,旋律富有草原特色。原为蒙古古代说唱艺人演唱英雄史诗、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时所用的伴奏乐器。潮尔在近千年的改革与演变中,除可为歌舞和说唱伴奏外,还发展为可用于独奏与合奏的独立性表演乐种。潮尔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地区。在产羔季节,当母驼、母羊不给幼畜喂奶时,牧人便用潮尔演奏《孤独的骆驼羔》、《可怜的小马驹》等乐曲,母畜被深沉哀伤的琴声所感动,便会主动地给幼畜喂奶。甚至骆驼和牛听到这哀伤的琴声,有时还会哭泣落泪。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蒙古族人爱马,对马头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本张专辑的录制中,我们使用了创新的沉浸声录制方式与最前沿的杜比全景声制作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完整地纪录艺术家的表达,并向听众进行沉浸的三维传达,更完整地展现蒙古族音乐的宝贵细节。那些在蔚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和翱翔的雄鹰间回荡的声音,在这里得以完美的再现。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与价值。我们希望“民族音乐沉浸声纪录专辑”系列可以提醒我们: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与精神家园。我们需要保护与传承这些日渐脆弱的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特别感谢内蒙古兴安盟文化中心对本张专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