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张专辑为《民族音乐沉浸声纪录专辑》系列中蒙古族纪录部分的第十四辑,主要表演艺术家为青年冒顿潮尔演奏员呼格吉乐图。
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部分人居住在其他省份和地区。他们以养殖牛、羊为主要生活方式。蒙古族积极地保留并传承着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信仰体系,对于草原生态环境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情感与认同。
冒顿潮尔,又称“胡笳”或“潮尔”,产生于秦汉时期,是蒙古族的传统吹管乐器,属于边棱气鸣乐器。它由牧民利用自然材料如干枯树枝制作而成。不仅在蒙古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冒顿潮尔的演奏方法别具一格——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吹管乐器置于唇边吹出旋律,它是双手竖着持管,将吹口含在嘴里,靠近门牙右侧,抵住靠近上牙膛的牙壁吹出乐曲。吹奏前,演奏者先从喉管中发出低沉的持续音,运用口腔中的气流吹出旋律,从而构成两个声部和多声部音响。
它的音色独特,古朴苍凉,深沉凝练。其乐曲内容多为赞美故乡山川河水、对飞禽走兽的模仿和对人及英雄的赞美等方面。往往在节日里、婚礼上和放牧、祀敖包、祀水土等活动中听到,也有以吹奏冒顿潮尔的方式对遭到困难以至生离死别的人们进行慰藉的情景。
在本张专辑的录制中,我们使用了创新的沉浸声录制方式与最前沿的杜比全景声制作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完整地纪录艺术家的表达,并向听众进行沉浸的三维传达,更完整地展现蒙古族音乐的宝贵细节。那些在蔚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和翱翔的雄鹰间回荡的声音,在这里得以完美的再现。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与价值。我们希望“民族音乐沉浸声纪录专辑”系列可以提醒我们: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与精神家园。我们需要保护与传承这些日渐脆弱的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特别感谢内蒙古兴安盟乌兰牧骑对本张专辑的大力支持!